移民西班牙哪里吃中餐?據(jù)西班牙《歐華報》報道,馬年春節(jié)已近尾聲,客居海外的旅西華人除了聯(lián)絡大洋彼岸的親朋好友外,還試圖在舌尖上體會“過年的味道”,以此來緩解濃濃的鄉(xiāng)愁。因為在童年的記憶中,過年始終都與一飽口福緊密相連。然而,在西班牙找一家地道有家鄉(xiāng)特色的中餐館卻成了到沒有正確答案的多選題。來自四川的秦先生在春節(jié)期間先后帶著家人光顧了好幾家中餐館,結果卻差強人意:“平時吃西餐已經習慣了,但過年嘛,總得換換口味。想帶著老媽吃點家鄉(xiāng)菜,連續(xù)去了幾家館子,都還沒有自己做的地道!”對于這個話題,身邊的很多朋友和秦先生一樣都抱著一種遺憾的心態(tài)。
與之相應成趣的是春節(jié)期間,絕大部分中餐館的生意都很紅火,訂餐的人不計其數(shù),就連老外也跟著湊熱鬧。
道地的中餐去哪兒找?
西班牙人老安是個中國通,這些年他經常往返于中國與西班牙之間,幾年前,他還領養(yǎng)了一個中國小女孩。春節(jié)期間老安就在陳老板的飯店訂的餐。他認為,“要體驗中國傳統(tǒng)美食,還是去中國。在西班牙的中餐館,只是中餐文化的一種延伸,菜式和口味比較單一。因為公司的事務脫不開身,沒辦法領著女兒去中國過年,但讓女兒在這邊的中餐館感受一下春節(jié)的氛圍還是有必要的。”
老安對中國文化興趣很濃,說起道地這個詞更饒有興趣地做了一番解釋:大陸人講“地道”,臺灣人說“道地”,這兩個詞其實是一個意思,就是名副其實、正宗。但如果分開來看,這個“道”是離不開“地”的,所謂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,離了中國那片土地,“道”也就變了味道。這就好比吃pasta一定要去意大利,吃壽司要去北海道,吃paella去瓦倫西亞就沒錯了。一種飲食文化一旦推而廣之,就會變成肯德基或者麥當勞,完全格式化的飲食,已經失去了文化的內涵。
從一個老外嘴里說出這樣的話來,筆者感到十分差異。仔細想想,卻不得不承認確實如此。中國人強調隨遇而安,中餐之所以成為遍及西班牙的一個華人比較集中的行業(yè),并不是因為中國餐飲文化的博大精深,而恰恰是開拓者發(fā)明了一個放諸伊比利亞半島皆成立的菜單。從商業(yè)角度來觀察,一盤生意的好壞,起決定作用的不是美食家,而是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。換句話說,大家都知道鋼琴高雅,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去買鋼琴。
因地制宜的西班牙中餐
陳老板對于西班牙中餐菜式的創(chuàng)新深有體會,他說:“創(chuàng)新是需要投入和付出代價的,新菜式、新口味的研發(fā)距離食客們認可本身就需要一個過程。這等于要改變客人們對已有中餐的認知,不是說變就變的。就算高薪聘請國內有名的大廚來,對于普通的顧客來講,能否接受尚未可知。搞不好還可能適得其反,老客人不接受新口味,新客人的習慣還沒培養(yǎng)起來,創(chuàng)新就半途而廢了。”
緊接著,陳先生還分析了中西兩國中餐市場的差異化,“在中國有積累了幾百年的飲食習慣和文化氛圍,中餐市場是十分成熟的,任何一個菜系都有大批簇擁。這個基數(shù)是西班牙無可比擬的,假如我在北京開個湘菜館,大家很容易認可,并且大概知道湘菜以香辣為主的特點,好這口的自然成為我的顧客。這個推介幾乎不需要多少成本,無需言傳,招牌一掛出來,吃客們就心領神會了。在西班牙則很難實施,沒有那個群眾基礎,就算長篇大論把湘菜的優(yōu)點介紹一遍,你得考慮老外能接受多少呢?這就是文化內涵的影響力,不是一份說明書就能移植進老外思想里的。老外也有嘗鮮的沖動,但過了那個沖動勁,還是會保持原有的飲食習慣。”
談及“道地”的問題,陳先生笑稱西班牙的中餐也是“因地制宜”,任何一家中餐館做出來的都是“道地”的西班牙中餐,只要顧客盈門,便足以說明味道、品質、服務都符合當?shù)叵M者的真實需求。
投資有風險,以上信息供參考。
上一條:1萬新元新加坡丟垃圾罰款翻番
下一條:西班牙美食美酒旋律
五城聯(lián)動!美國新財年快速綠卡項目全國巡回首發(fā)會
2024.10.27
2024.9.30
2024.9.29